时间:2022-09-14 23:03:33 | 浏览:1389
农户将秧盘放入翻好的秧田里。
农户正在利用机器翻秧田。
春回大地,万物生长,农事渐起,正是春种好时节。近日,在雨湖区的田间地头,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,多措并举做好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,开始新一年的种植计划,上演一幅幅农忙春耕图,为全年农业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在姜畲镇尚源新村的田间地头,“种粮大户”肖运河正在机械化水稻育秧,只见育秧盘随着传送带传送,由机械完成了装土、配水、撒种等流程。在传输带上完成系列工序后,工人直接将撒上水稻种子的秧盘放进已经翻好的秧田里培育。“以前完成一千多亩的育秧需要11天,现在用上机械化设备不仅时间缩短到只需一个星期左右,人工也缩减了一半,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。”肖运河说。
在泉塘子村机插机抛集中育秧点建设基地,一个五亩左右的育秧大棚正在建设,据泉塘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,通过“工厂化”流水作业,集中育秧点建设完成后可以提供4800亩田地的秧苗。据了解,“工厂化”水稻育秧和传统育秧相比,具有省秧田、省种、省工、秧苗生长整齐、不烂秧、易于实现机械化等优点。同时,采用工厂化育秧不仅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工投入,更可以实现恒温、恒湿、保肥,提高秧苗质量。
人误地一时,地误人一年。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,雨湖区各乡镇街把落实早稻播种面积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,早谋划早动员。鼓励专业化服务组织、村组育秧能手大力开展集中育供秧,确保全区早稻集中育秧面积(可插大田)不少于5.1万亩,播种面积不少于7.5万亩。在不适宜发展双季稻地区,推广“稻+油”等水旱轮作模式。对发展水稻确有困难的高岸田、天水田、矿区渗漏田等,引导农民发展特色、高效的旱粮生产。
同时,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,引导和支持种粮大户、专业合作社发展,加大对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,切实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。雨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2022年雨湖区粮食生产工作总目标是在2021年的基础上“面积只增不减”,即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.8万亩以上,总产稳定在8.33万吨以上,着力提品质,着力提效益,推广高档优质稻3.9万亩以上。(通讯员 刘雄)
湘潭市雨湖区档案馆搬迁公告尊敬的市民朋友们:您好!在区委、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雨湖区档案馆将于2022年9月1日启动民生档案搬迁工作。现将工作安排及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搬迁时间2022年9月1日—2022年9月13日新馆地址湘潭市雨湖区韶
为提升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质量和效率,打好打赢百日攻坚大决战,日前,湘潭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组织举行经验交流。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、各县(市)区、园区分管负责人及住建部门负责人现场观摩了长城乡湘大周边区域、先锋街道金塘村等地自建房整
“要致富,先修路”,乡村要振兴,公路要先行。2022年,湘潭市交通运输局特开展最美农村路宣传评选活动,宣传农村公路,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奋力建设交通强市、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保障。一起来了解2022年度“湘潭市最
湘潭在线8月22日讯(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谢雨芬 通讯员 周新美 实习生 龚莎娜)创新打造“清风之旅”专线、建设全市首家社区廉政教育馆,推出特色文化品牌——“窑湾故事汇”……今年以来,雨湖区纪委监委找准本区特点和优势,打造“清廉单元”建设
今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,是“十四五”开局之年,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。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
新产品羊肚菌。新产品羊肚菌。红网雨湖区分站讯(记者 朱文捷 通讯员 罗绍武)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作为雨湖区乡村振兴示范片主战场,一大批重大项目已投入到紧张的施工建设中,干劲十足的施工现场一股股热情扑面而来。据了解,姜畲现代农业示范园一开年就传
大会现场大会现场红网雨湖站12月29日讯(分站记者 陈娟 王梓任)12月29日上午,湘潭市雨湖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。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执行主席刘永珍、罗扬义、何锋、陈爱民、周复明、赵波、彭欣、喻少先、潘惠玲、张剑波、陈湘、
近日,雨湖区发布了老旧小区(美好社区)改造三年行动工作方案(2020-2022年)。雨湖区初步规划美好社区12个,从今年起分三年实施。 统一规划、统一设计雨湖区作为老城区,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重,辖区内建成年代在2000年以前、基础设施条件差、
来源:湘潭在线8月2日0:00-13:00,湘潭市雨湖区新增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(普通型)。该新增确诊病例为我市30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曾某的姑姑,于7月24日乘坐常德穿紫河三号游船游穿紫河。于7月29日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,8月2日上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