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俯瞰湘乡乡村风貌。(湘潭市委组织部供图) 曾佰龙 湘乡人有这样一种精神,叫吃得苦、霸得蛮、耐得烦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这种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。 湘乡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有的是参加过脱贫攻坚战的“老将”,有的是各个部门抽调的“新兵”,响应党的号...
俯瞰湘乡乡村风貌。(湘潭市委组织部供图)
曾佰龙
湘乡人有这样一种精神,叫吃得苦、霸得蛮、耐得烦,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这种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湘乡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有的是参加过脱贫攻坚战的“老将”,有的是各个部门抽调的“新兵”,响应党的号召,又同时投入到新的“战役”中——乡村振兴。笔者连日走访了湘乡多个乡镇,见识了乡村振兴的影子和路子。
看到影子,更找准了路子
立冬,寒风冷冽,气温骤降。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田园育才温室大棚内暖意融融,脆爽的黄瓜、香甜的香瓜挂满藤蔓;辣椒、茄子、西红柿姹紫嫣红。2000多亩的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。
田园育才田园综合体刚刚接受了检验,前来现场考察的湘潭市委主要负责人点赞:“这才有了一点乡村振兴的影子。”田园育才项目是泉湖村的依靠,该项目投资近亿元,在村上流转土地2000多亩,将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12万多元。
大好的发展形势,让泉湖村党总支书记丁志强有了底气,他开始谋划泉湖村的未来。“要做好红色和绿色两篇文章。”丁志强说,咱们泉湖是开国大将陈赓的故乡,毗邻谭政故居,红色资源丰富,目前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。该村还广泛开展“党员带群众,红色故事大家讲”活动,全村现在人人都会讲毛泽东、陈赓、谭政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故事,为将来的红色乡村游“蓄能”。另一篇绿色文章是依托田园育才,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,泉湖村要组织村民成立物业服务公司,为田园育才研学基地提供物业服务,带动村民致富……泉湖村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帮扶,找准了路子,正在浓墨重彩书写“红色+绿色”两篇文章。
没有找准路子的村,政府鼎力来理顺。今年5月,该市召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推进会,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、合力攻坚,并分解年度目标任务,逐级传导压力,层层压实责任。
接着,该市迅速采取提前试岗锻炼、建立人才库、全员培训等新举措提升村级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。多层次、多渠道开展村级集体经济业务专题培训,为乡村振兴培养乡土人才。全市22个乡镇(街道),共计培训新型农民10000余人次。这些人充实到乡村振兴的第一线,振兴的“路子”因为走的人多了,就更宽了。
同时,该市还鼓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,探索“资源开发型”等“五种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;创新“走出去、请进来、进园区、建小区”发展思路,采取“单村独建、合作联建”等形式,将工厂建到家门口。拓宽“一村一品(业)”“多村一品(业)”“一村多品(业)”发展路径,全面推动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
力量沉下去,发展快起来
月山镇先锋村的底子要薄弱一些,但这里的领头人心气很足。有过从商经验的村党总支书记彭湘桥,决定借“碳中和”的风口,发展光伏产业。
说干就干,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该村很快与湖南水发兴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该项目每年收益可达到8万元,每户农户每年能得到2000元的收益保障。有了光伏发电的第一“桶”金后,开始流转土地,搞规模化、特色化种植,彭湘桥和驻村工作队鼓励村民搞农家乐,先锋村的集体经济正在走强。
像先锋村这样集体经济过去比较薄弱的村,如毛田镇万洲村,村民绝大部分是水库移民,当地“三山六水一分田”,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,让渔民成为老板,发展渔业规模养殖。
激活薄弱村,一方面需要力量下沉,湘乡市落实“三个一批”帮扶制度,由30名市级领导和44名乡镇(街道)党政正职、213支乡村振兴工作队、100名科技特派员、100名金融村官,重点指导和帮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市还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、第一书记,在市委党校封闭式集训一个星期,以增强他们的带头致富本领。
另一方面是资金下沉。该市财政统筹安排3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;将1080万元红色孵化基金收益,优先帮扶重点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。同时设立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信贷资金,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000多万元、农业产业发展信贷资金近3亿元,助推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。
人员和资金沉下去后,湘乡市乡村振兴的脚步铿锵。据统计,该市297个村,今年的目标任务是消除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任务92个;新增10万-30万元收入的村任务6个、30万-50万元收入的村任务4个、50万-100万元收入的村任务1个,有望于12月初提前完成。
[责编:陈龙]
[来源:湖南日报·新湖南客户端]